仪式感
所谓仪式,从责任现象学角度分析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情境中,人们习惯于制定一个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的、传统文化的或者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等的社会关系的集合。这种仪式的集合简称为社会互动仪式链。
简言之,仪式感就是把仪式的意图与境界进行强化与提升。我们通过这种有目的的社会关系的仪式感以其对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情境中进行社会行动的象征性规范约束与指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下仪式加以举例说明。比如,过生日,我们会买蛋糕、写上名字、吹蜡烛许愿、着装漂亮、送礼物、开派对以及常生日快乐歌等。这就是生日仪式,当我们设计的环节越多、越有趣、越感人,这种仪式感就越强,记忆就越深刻,评价也就越好!类似的仪式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结婚仪式、满月仪式、金婚仪式、一周年仪式…
国家层面的仪式,由于是法律法规层面,这种仪式就显得更加庄重以及神圣不可侵犯。比如,一个国家为了纪念一个伟人过世,在国家大会上全体人员会放国歌、为逝者低头默哀三分钟,特定的伟人过世还会降半旗等仪式。其它的有升降国旗仪式、阅兵仪式、庆典仪式、晚会仪式、国庆招待仪式等。通过这些仪式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公民正义感、爱国情操感、国家主权感等的正能量目的。
在企业管理层面也同样存在各种仪式,通过建立各种仪式感提高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以及客户服务品牌感。比如晨会、会议仪式,入场签到、排位置、喊口号环节、播放中场休息背景音乐、鼓掌环节、领奖环节等都是构成仪式链环节。这些仪式也是一种管理流程,其意图就是增强员工企业主人翁仪式。企业管理文化仪式感越强,企业文化认同就越高。相反,很多企业由于不懂仪式感,过度提倡责任心励志,把好好的一场企业管理文化仪式加入了作秀成分、老板个人崇拜等因素,导致这种仪式感变成员工恶心感。
同样在与客户关系交流中也会存在各种仪式。比如接待仪式,企业就会按照客户规格、人数、职位进行相应的仪式调整,以达到客户能够感受的信任、尊重与温暖,提高公司品牌形象与企业文化。拜访客户也会有各种仪式,比如送小礼物、设置特定的拜访流程都是为了提高仪式感,带给客户最好的品牌影响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由于存在各种风俗习惯,企业在客户招待仪式上让客户苦不堪言,不仅带来不了客户的好感,反而招致客户的反感。比如敬酒三杯、深水炸弹等,这种仪式感过度了就会让客户有遭罪感。
仪式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名称,仪式也是责任现象中构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指引或导向一部分社会行动的关系集合。如何在各种仪式中获得良好的评价,就需要我们理解:
仪式感是一切社会关系影响人的社会行动的感觉、情绪、情感的评价集合。
仪式感与责任现象学特征值集合的关系
任何一种仪式都存在它设计的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最终评价。也就是说它最终要体现责任主体的责任特征值的分类意图。
因此对于仪式感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责任现象学4R8C特征值的规律进行分析。下面我们以四种责任的高阶举例说明:
R1(0)仪式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规则庄重、朴素大方等仪式感风格;
R2(N)仪式感要考虑激情、燃烧、意志、勇气等风格;
R3(+1)仪式感要体现热情、友善、尊重、温暖、亲切、爱心等氛围;
R4(C)仪式链要捕捉奉献、信仰、精神信念、理想、无私无畏等格局。
理解了4R8C的责任特征值集合的关系就能理解任何一种仪式感就是为了体现或培养社会、国家、组织、集体或个人的一种责任心、责任感的仪式。
懂得责任现象学就会对仪式感有进一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