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3-作者:王家勇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1(-1):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数学逻辑特征值为(-1,0),R1(-1)意思为违反了规则范围内的事情,属于角色责任低阶的表现。比如: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小王九点半上班,小王迟到属于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到,属于R1(-1)。

(本文经平平老师辅导修改)


案例1.上公交车的时候人比较拥挤,有的人抢着挤上车,有的人则等前面的人都上去了自己才上车。

4R4P简析:两种表现都属于R3,抢着挤上车为R3(0),礼让为R3(+1)。

 

案例2.在旅游景点售票处一般都会写有排队购票的须知或规定,但购买门票时,如果前面的人都在排队,后面来的人多数就跟着排队;前面的人都不排队时,后面来的人多数也就不会排队。

4R4P简析:购票排队的规定本属于R1,排了队的为R1(0),不排队的为R1(-1);但是当前面的人不排队的次数和频率多了,形成习惯后,排队购票就演变为了R3,继续排队的人就做了R3(+1),原本排队却不继续排的就做了R3(0);而无论何种情况都永远排队的人则在做R4(C)。

平平老师点评:【前面的分析都是对的,关于R4的那句话不是很准确,永远排队的人是因为遵守R1,就好像有的人永远上班不迟到。】

 

案例3.走在街上看到有石头挡在了盲人道上,有的人视而不见,而有的人可能会把石头移开。

4R4P简析:两种表现都属于R3,视而不见属于R3(0),把石头移开属于R3(+1)。

 

案例4.路人向陌生人问路,有的人直接说不知道或者大概告知,而有的人甚至热心的带着路人前往。

4R4P简析:两种表现也属于R3,前者属于R3(0),后者属于R3(+1)。

 

案例5.同样还是问路,对于陌生人的回应,有的人会始终感谢,有的人则有不同反应;但如果问的是交警或协警时,若得不到满意的回答,问路的人心里就会特不平衡。

4R4P简析:不管被问者是什么反应,问路者始终感谢别人,属于R3(0)?;而被问者若果换成交警或协警后,问路者则在意识里默认必须回答就成了交警或协警的R1,回答不满意属于R1(-1),满意则属于R1(0)。

平平老师点评:【用“满意”这个词来形容角色责任R1不太妥当,R1是必须做,不掺杂任何情感,而“满意”则是跟个人情感相关的,表述可改为:警察回答就是R1(0),不回答就是R1(-1)】。

 

案例6.交警下班回家路上遇到了一起小事故,继续履行起其工作职责处理事故。

4R4P简析:交警虽然下了班,但其职业的职责就是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等,因此属于R1(0)。

平平老师点评:【交警的职责只在上班时间能够约束他,下班后他便没有了交警的岗位职责,他只是一个路人,跟我们一样,他此时的做法属于R3(+1),对事故当事人的R3,也是对来往行人交通便利性上的R3(+1)。】

 

案例7.作为交警的小王正在走出家门去上班前小区突发火灾,于是马上参与了救火而没有按时赶去上班,导致本来由他负责的路段的交通拥堵了两个小时。

4R4P简析:交警小王上班前遇到小区火灾而参与救灾,属于R3(+1),因救火而导致其负责的路段交通拥堵属于R1(-1),没能在救灾的同时打电话请示或请求领导同事先去替班则属于R2(>0),今后努力做到则为R2(N)。

平平老师点评:【此处没有R2,没有打电话提前跟请求领导同事替班仍然是其失职之处R1(-1),这个不用努力就能做到。】

 

案例8.小刘学的是食品专业,却通过自己一年的努力在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行业成为了一名培训讲师,并且为实现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讲师梦,他制定了未来五-十年的培训生涯规划并不断去分享自己的感悟。

4R4P简析:小刘学食品专业,却通过努力成为培训讲师属于R2(N),后续为实现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和不断分享感悟则属于R4(C)。

 

案例9.培训课堂上,由于讲师一开始没有明确课堂纪律,结果导致有的学员一直在接打电话,有的交头接耳议论,有的干脆在课堂上走动。

4R4P简析:遵守课堂纪律属于R1(0),以上现象都是R1(-1)。

平平老师点评:【若老师并没有明确课堂记录即没有明确R1,则学员的这些行为都属于R3(0),对老师的不尊重,是隐性约束力下的行为。】

 

案例10.培训助理小李在培训课堂上由于穿着随意,过于生活化而被学员私底下议论说像小李这样的形象一点都不职业,不配当培训助理。

4R4P简析:如果公司或讲师没有硬性作出规定或要求,作为培训助理的小李的表现属于R3(0);如果有明确规定则属于R1(-1),而学员之所以作出以上评价,是把培训人员穿着职业作为一种培训能力的体现之一,因而对小李的R2(>0)不满意,期望其提升。

平平老师点评:【这个案例涉及到课堂未讲的内容——个体行动和社会行动,所谓个体行动便是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的行动,比如我自己吃饭睡觉看书等,没有其他人对此进行评价;而社会行动则是对他人造成影响、与他人有关系的行动,比如在课堂上睡觉、跟朋友一起吃饭等,此时这种行动会有责任客体的评价。只有社会行动的范畴才会产生评价,才会产生责任,即我们才能去分析这种行为属于哪种责任。但是这个案例中,公司并未对穿着进行规定,小李穿什么衣服是人家的个体行动,人家的自由,本不应有任何评价产生,也并不涉及任何一种责任,但是同事们却认为这是小李不够专业的表现,同事们是把人家的个体行动强制性地作为社会行动来评价了,并且评价人家是能力责任R2(>0),这是对个体行动和社会行动的混淆。】

 

案例11.培训课堂上,有的老师提问题时几乎没有学员反应和回答,而有的老师每次提问都会有学员积极回答问题。

4R4P简析:学员回答问题的表现属于R3,回答的属于R3(+1),不回答的属于R3(0);而作为老师,是否具备让学员回答问题的能力则属于R2,具备了就是R2(N),不具备就是R2(>0)。

平平老师点评:【“回答”和“回应”是两个概念。“回应”是指课堂上老师说什么东西,会有学员进行语言或动作上的反馈,比如学员点头、目光直视老师、或者回应“清楚了”、“好”、“可以”等,这个属于义务责任R3(+1),是对老师的尊重;但是“回答”就有能力责任R2(N)的成分了,一个学员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其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吸收能力的表现。因此关于“回应”和“回答”应该分开分析。另外,一个老师是否能够做到让学员积极活跃起来确实老师的R2,这个分析是对的。】

 

案例12.当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时,回答他问题的学员就很少;当老师掌握提问的技巧并很专业的提问时,回答他问题的学员就多。

4R4P简析:作为老师,是否掌握让学员回答问题的能力则属于R2,掌握就是R2(N),没掌握就是R2(>0)。

 

案例13.在进行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对游戏规则的描述不到位,经常导致,学员没有很好的理解游戏而按照游戏的要求去执行,从而影响到培训效果。

4R4P简析:老师对游戏规则的描述不到位而影响学员参与及培训效果,属于R2(>0),学员参与游戏属于R3,没理解还积极参与属R3(+1),不参与属R3(0)。

平平老师点评:【学员参与游戏应该是R1吧?培训是公司组织的,是必须做的,不是可做可不做的。】

 

案例14.在学员学习过程中,台上的老师越幽默风趣,所讲的内容越符合学员的需求,就越能赢得学员们的尊重和欢迎。

4R4P简析:老师讲课是否幽默风趣符合学员需求属于R3,而老师为了课程目的及效果努力去设计并满足需求属于R2(N),只要上课就努力去做到属于R4(C)。

平平老师点评:【R3和R2的部分分析准确,R4部分分析不正确,努力去做就是R2(N),不是R4。】

 

案例15.在课堂中,有的讲师常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准备的那么充分讲得那么天花乱坠,台下不少的学生还是不太买我的账呢?

4R4P简析:为了学员而充分备课是自己的的义务责任R3(+1),学生是否买账是学生的原因责任R4,老师并不能通过做R3而让学生的R4变成R1。

平平老师点评:【为了学员而充分备课是自己的的能力责任R2((N),学生是否买账是学生的角色责任R1,老师并不能通过做R2(N)而让学生的R1(-1)变成R1(0)。】

 

案例16.同样是一个公司的人去参加培训,在课堂上有的人学习很认真,很积极;有的人不冷不热,温温吞吞;而有的人甚至不屑一顾,我行我素。而最后考核时,认真的学员不一定成绩好,敷衍的甚至我行我素的却不一定成绩差。

4R4P简析:公司派自己的员工参加培训并接受考核属于R1(谁的R1?语言表述不准确),通过考核属于R1(0),未通过的属于R1(-1);听课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属于学员不同的R3;考核是否通过同时也说明员工在某方面的R2(>0)或R2(N)。

平平老师点评:【听课的不同表现属于不同的责任。认真积极的属于R1(0)+R2(N);不冷不热的属于R1(0);我行我素的属于R4(c)。】

 

案例17.课堂上,老师对回答问题的学员的反馈,有的当众表扬,有的不予置否,有的直接批评回答的离题万里。

4R4P简析: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属于R3,选择表扬属于R3(+1),不置可否甚至批评的属于R3(0)。

 

案例18.老师布置了作业并明确要求不需相互抄袭,小明和小王相约一起进行了讨论交流后,各自完成了作业;后来小王因为对某个题目不太确定,就借小明的答案做了照搬。

4R4P简析:小明和小王相约讨论交流并各自完成了作业属于R1(0),而小王借小明的答案照搬则属于R3(0)(平平老师点评:【此处为R1(-1)】),小明借给小王答案表面看似属于R3(+1),但违反了作业要求R1,且本质上并非真对小王好,因此也属于R3(0)(平平老师点评:【此处为R1(-1)】。)

 

案例19.小张为了避免上班迟到,结果在黄灯亮的时候闯过马路,走到路中间时红灯就亮了起来,于是一个箭步跑到了马路对面。

4R4P简析:上班不迟到属于R1,过马路遵守交规也属于R1,但为了不迟到而不遵守交规就是做R1(-1)。

 

案例20.小李开车上班路上一直在正常速度行驶中,这时候一只小狗突然从路边横穿过马路,眼看就要可能撞上并碾压小狗,小李为了不伤害小狗猛地打方向盘,躲过了撞死小狗的危险,自己却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导致车身严重受损。

4R4P简析:小李开车正常行驶属于R1,为了避免撞到小狗属于R3(+1),导致自己撞了电线杆车身受损则属于R4(C)。

平平老师点评:【R3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小动物之间便属于原因责任R4范畴(国家保护动物除外,上海大熊猫是R1-1)),是人在隐性约束力下选择做的事情,表现出的行为取决于根植于人内心深处对动物的爱或厌。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1(-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