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1-作者:心理学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3(+1):R3义务责任,应该做的,数学特征值为(0,+1),R3(+1)是指在没有强制的要求之下,这件事情你做了,是应该的,属于义务责任高阶R3(+1)的体现。比如:大街上有位老奶奶摔倒了,大家都过去帮助她,将老奶奶扶了起来。

核心提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那些提供更多帮助、付出更多的人,会更加喜爱。所以,甘于吃亏的人,他们把自己当下的部分利益舍弃,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反而让周围的人获利。这种“吃亏”的做法能带来巨大的隐性收获,就是人们越来越欣赏和信任你,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东汉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甄宇,为人忠厚,遇事谦让。有一年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只活羊。由于这批羊有大有小,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大臣们献策:有人主张把羊杀掉,然后均分,有人主张抓阄……这时,甄宇说:“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一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而后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只很快分发完毕。此事让甄宇获得满朝文武的赞赏,最后传到光武帝耳中,后来在群臣的推荐下,甄宇得到朝廷重用。

在分羊一事里,甄宇看似吃了亏,实则是最终的人生赢家。我们常说“吃亏是福”,但在越来越精于算计的现代人眼中,早已不以为意,只把这句话当自我安慰,生活中、与人相处中,还是以自己利益为重。然而,占小便宜会让你吃大亏。

      霍曼斯等多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社会交换理论”,即把社会交往的过程看作一种交换关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在这场利益交换中,如果付出与预期的收获不对等,人就会感到愤怒和不满,内心就会不平衡,这时人就会想尽办法来回到平衡的状态,通常方法:一是通过行动重新获得实际的平衡,二是通过改变自己看法来取得心理平衡。比如某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占尽便宜,那别人为了找回内心平衡,通常会“付诸行动”,抓住机会把便宜占回来,或者破坏、阻碍其收获,更甚者直接断绝来往(这样就不再需要面对这种不平衡);再有就是“改变看法”,干脆认定某人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不予以计较。不管哪种方式,对关系都是破坏性的。处处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看似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一时可以得到的更多,但长此以往,会丢掉人品、人心。

      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那些提供更多帮助、付出更多的人,会更加喜爱。所以,甘于吃亏的人,他们把自己当下的部分利益舍弃,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反而让周围的人获利。这种“吃亏”的做法能带来巨大的隐性收获,就是人们越来越欣赏和信任你,更喜欢和你做朋友。虽然眼前吃了亏,但把自己的朋友圈扩大了,赢得名声和口碑,从长远来看能收获更多的益处。

     了解了“吃亏是福”,应努力让自己跳出利己主义的交换心态,但对“吃亏”也不能有意为之。正如甄宇,他也许从未想到这么小的举动会给自己带来这么深远的影响,与其说他敢于吃亏,倒不如说他个人并不在意小的得失。正是这种豁达的心态,才让他不自觉做出让步;也正是这样不计较的品质,让他得到了别人的赞赏和推崇。

来源:39健康网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3(+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